论坛风格切换
正版合作和侵权请联系 sd173@foxmail.com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购买邀请后未收到邀请联系sdbeta@qq.com
  • 8323阅读
  • 6回复

[教程]写诗入门教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老闪
 

发帖
8731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2022-08-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22:08:06
— 本帖被 燕衔泥 执行加亮操作(2009-03-18) —

一:平仄
先讲讲最基本的四声吧 四声 就是平 上(我们老师好像念第三声)去 入。平 有阴平阳平之分(也就是上平下平)。阴平(上平)就是第一声 阳平(下平)就是第二声(今韵古韵有不同 稍后再提)。上自然是第三声 去就是第四声。入则是古代读的很短促的 念起来感觉很快的 在今天已经给忽略了~上 去 入 这三声都算作仄声
这个韵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 就是放在诗的最后一个字 使人读起来感觉上下相连贯。以绝句(4句的诗)为例 第一句随便押不押韵 但貌似不押的话平仄就要与所押的韵相反 第二句就必须押了 第三句不押韵 且和所押的韵平仄相反的(如果押的是平韵 那么这一句就不押 且为仄声 反之亦然)第四句也必须押。如果写律诗(8句的诗)那么前四句和绝句一样而第五句建议不要押韵(因为第五句押了 那么第六句还得押 连上第四行就又押了一回 读起来会比较拗口)以后的也和绝句一样。写诗主要是以平声作韵 但是有些诗却不同 比如说古体诗 那就是平平仄仄随便当韵 但是古体一般都是这一个韵部拿几个字作韵脚 那一个韵部拿几个字作韵脚 一句一转韵的估计就是那大人物写得了 还有某些仿乐府的 第一句和第二句押一个韵 第三句和第四句又押另一个韵等等等等~
刚才已经说了 今韵古韵是略有不同的 大多数情况下今韵古韵念起来差不多 但是有些还是不一样 比如说 香 阳 这两个字今天念起来一个是阴平一个是阳平 但是在古韵里头它们却同属下平中的七阳韵(这个七只是排列顺序) 再例如 竹 今天念起来是阳平 但是在古代却属入声韵中的一屋韵(这个一也仅是排列顺序)所以如果要按古韵来写 就要拿一个平水韵部经常看看 某些读音相近的很可能不在同一个韵部。
这里是一些诗韵常用字(建议打印一份 要写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http://post.baidu.com/f?kz=103906423
当然 不可能所有的字都在那些诗韵常用字里头 有一部书叫广韵的 那里头就多得多了 差不多每一个汉字的古音都可以查到 记得一句口诀 上字定清浊 下字定四声 那里头的字都是XY切 X就是上字 Y就是下字 至于清浊 我只知道如果下字是平声 那么X如果是阴平 那就是清 阳平则浊。然后就是取X的声母 加上Y的韵母 组成一个读音 接着联系上字定清浊 下字定四声 看Y是第几声 再依据X的清浊 就可以把这个字读出来了。当然这种方法也有漏洞~



二:格律
至于格律 最广泛的就是五言(5个字的)和七言(7个字的)。五言分五绝和五律 七言分七绝和七律 而五绝七绝属于绝句(4句的) 五律七律属于律句(8句的)
五绝就是5X4(每行5个字 4行)的结构 其实五绝格律最重视的就是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 这两个字必须平仄相反(第一行第二个字是平声 那么就叫五绝平起式 第一行第二个字是仄声 就是五绝仄起式 那些七绝七律之类的以此类推)别的平仄不限。但是要提防“三平尾”也就是后三个字全是平声 这样不行 还有孤平 就是除了最后一个字 别的只有一个平声字 这样也不行 当然现在要求也没那么严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相反就行了~第一行解决完了 那么第二行的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就要与第一行的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平仄相反 比如第一行是(X表示可平可仄啊):
平平仄仄X(最后一个字可平可仄啊 讲韵的时候提到过的~)
那么第二行除了三平尾和孤平的情况外 就要:
X仄X平X(最后一个字要押韵啊)
而第三行又要与第二行平仄相粘(第二、四个字)
X仄X平X
第四行又要与第三行相反
X平X仄X
这规律就是 12行相反 2 3相同 34又相反(注意我说的都是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
五律也很好理解 就是五绝X2
七绝和五绝也差不多 就是在前头加了两个字 也就是最重要的是第二个字 第四个字 和第六个字 其格律为平仄平或仄平仄 然后按照五绝的规律写就行了~七律也是七绝X2 不在话下~
排律就是一直这么写下去 平仄也要 古体就是随便乱写 只是要注意韵 有些还专门用拗句 以七言为例 就是特意用仄仄平或者平仄仄的形式 那么就要救上来 下一句就要一样或者完全相反(视情况定)



三:必看书目
《唐诗别裁》:沈德潜的评论还是挺有道理的
《唐诗鉴赏辞典》:收集现代的点评 也很不错~
《乐府诗集》:民歌的直白如话是写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就是 宋玉 屈原 然后建安七子的文章也可以读读 其中的三曹中 首推曹植(那个洛神赋........)右丞大人(首推辋川集) 义山哥哥 还有咱鬼哥李贺



四:对仗
对仗应该都很熟了 不用再加解释~
对仗在律诗和古体中运用的异常广泛 律诗是必须要求有对仗的(当然现在有别于古代 这条规矩可以放宽一些~)但是古体如果没有对仗 那有两种可能 1.你是天才 2.你没写过诗......工对 也就是词对词 字对字 地名对地名 景物对景物的那种 还有的诗人甚至连字形和音韵都要求对仗(太严了......找同学教语文的老妈借了一本书 上头介绍说杜甫就是这样的~有兴趣可以去找找 我都忘了那是首啥了)然后有流水对 就是说单独分开两句看 不觉得很公整 但是整个连贯下来就觉得在流畅自然之余还带着对仗的意思~我一时就只想起来这2种...... 
然还有很多那种对仗格 但是对于现代人写诗来说 那玩意儿太复杂了~即便是了解 挖空心思说不定也不能写出来~
告诉你一诀窍~多写一些写景的五言诗 X(某景)Y(一合适的动词)Z(某东西)这种对仗是最好用的~
看起来很公整 写起来又不会太困难
对仗内容要丰富 可以加一些数字 地名之类 这样子不会感觉干巴巴的~(数字建议不要用太多 骆宾王哥哥貌似就是因为喜欢用数字 而得了一个“算博士”的美誉......)
其实要写好对 经常练习(古代有很多文字游戏 比如说诗钟之类的 这样有助于熟悉对仗 脑子里能够马上想到能对应的字词~但是一旦熟练就最好停一停 免得对仗公整却失于灵动)是有好处的 也应该多看书(不光是诗词方面的 地理也要经常看~我的诗很少掺地名就是因为我不知道哪里是哪里......然后方向感要强 那古人 船在水中都能分辨出这里是东那里是西 我就绝对不行......)这样才会提高得比较快~



五:如何写好一首诗
初学者多半会犯一个毛病 就是老把现代的一些语句掺在诗内或者改变了诗的结构 从而使人读起来有点怪怪的感觉~其实这是正常的 但是也不能就这么正常下去了......所以要多看看诗 体味其中的结构和感情 这样就能在无形中帮助自己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当自己灵感来了的时候能够正确地用古人的思维来写这首诗~其实平白如话通俗易懂也别有一番韵味 但如果那种感觉把握不当 就又会回到我刚开始所说的情况~
再然后就是造景的问题了 不能一味的用静景 这样会显得诗面很呆板;也别都用动静 啥鸟呀虫的都挤在一个句子里 这样会显得你不够牛~所以还是要动静结合啊(虽然是句老话 但是很有用的~) 或者可以加一些表示你自己思想的语句(如:谓言、如此之类) 这样就避免了呆板的问题~当然 还是得要古人的思维习惯 别啥太阳升都出来了......
虽然在一开始你会恨那些平平仄仄 但是还是遵守它们的好 别认为不拘平仄就能写得多好了 那都是古人的事情~ 其实我倒觉得平仄还有助于稳定诗的结构   ~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七言诗很好 内容丰富 写久了就会觉得五言诗更好 短小精瘦 更有感觉~我现在就特别喜欢五言 而且觉得七言变得很难写了......
除了这些最基础的 方向也很重要 在对仗中说过的~用典也是非常非常重要 没有哪个诗人不用典 我敢这么说~用典能够丰富诗的内涵 是一个很帅的手法.

2条评分
疯子 威望 +15 优秀文章 2008-11-13
疯子 威望 +15 优秀文章 2008-11-13
离线老闪

发帖
8731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2022-08-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3 22:10:16
关于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七律和七绝,作法上应该分开说,七律要工整,主沉稳,宜宏大,我不主张七律写得过于轻巧靓丽,这种风格与它的体质不合,又如李长吉那样的奇幻风格,就不适合写七律,李义山的言情七律固然缠绵绮丽,但仍然气质精练气象阔大。七绝则大大适合轻巧靓丽,我们读小杜的七绝,简直是一群时尚美女,娇俏明艳,令人赞叹,老杜的七律,就是不苟言笑的君子了,试想一位男子汉抛个媚眼给看官,恐怕谁都不适应。然而世事无绝对,人间也有梅艳芳张国荣这样的例外,何况于诗。

    七绝多工笔,七律多写意,这个写意的意思,是说它适用于较广的视角,拿摄影来比喻,七绝如微距,七律如广角,五言如长焦,古体较近于标头。杜甫的《又呈吴郎》,写一件极小的事,仍要从中折射出时代和悲天悯人的大情怀。但不可空洞,尤其是写时事或感怀的,最忌一味豪言壮语,我一直认为词中刘改之与辛幼安的差距很可借鉴,这不仅仅是文采学问上的差距,各人经历不同,有些东西是不能勉强的。写感情则忌粘腻痴重,这个很难,往往有真情的就泥于事,无真情的就拿些密丽句子凑数,前一种多少给人词不达意的感觉,后一种更常见些,说它不好,它倒也工工整整,说好呢,它又不过是东拉西扯,并没有真正的情感在里面。
    从技术的角度上说,七绝的重点在后两句,部分四句份量平均,很少有重点在前两句的。前两句铺垫得体,轻重均衡,就算是无过有功,要让人记住,关键在后两句出彩,是自前面的基础上推进,或者是大转,都无不可。也可以前三句铺垫,到末句终章明意,重头戏都是在后面,但并非说前两句就可以顺手随意。如杜牧的《屏风》:"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第一句铺出背景,次句在大色调下点出重点,隐伏后面的转折,倘若这句单纯承上句续写屏上美色,后面的转折就少了大半力量。第三句转移视线到主人公身上,末句结明主旨,句句承转,结构极其严紧,不可移易。这结构是好的,可以打一百分,诗总体多少分,那是另说。我不主张太强调结构,诗的神韵更重要。
    写七律,学养的底子很重要,不比七绝,重灵气,可以略微取巧些。读的书少,词汇语句缺少变化,诗就容易轻,压不住阵脚。七律的具体写法,字、句、联、章,历代都有不少说法,网上也有专章论述,各有道理,信哪种不妨照哪种做去,大半殊途同归,只要写得出好诗来,路径无关紧要的。真正的好诗,有力量扭转欣赏习惯,而不是迁就普遍的欣赏习惯。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简单的说,七、五是以诗每句的字数而言的。律诗的限制比较严格,而古体诗的限制比较松。

    这里,还需要对诗的平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平仄是根据传统四声(不是现在普通话的四声)分的。
    传统四声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平、上、去、入”,而现在普通话中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为“阴、阳、上、去。无论是古四声还是今四声,他们都是按字音高低升降的不同而分。不过古“入”声拿-b、-d、-g收尾读音比较短促。广州话现在还保留有-b、-d、-g韵尾(斑竹是北方人,没有听过广州人说话)。普通话中里古入声字的-b、-d、-g韵尾已经消失,古入声字就分别归到今“阴、阳、上、去”四声里去了。例如:古入声字“八”现读阴平音(一声),古入声字“拔”现读阳平音(二声),古入声字“笔”现读上声(三声),古入声字“必”现读去声(四声)。类似这样的字有很多。因此,我们在读古人写的诗词时经常发现不合平仄的现象,其原因正是因此。
明白了四声,下面就可以说平仄了。“平”就是平声(包括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仄”就是除“平”以外的另外两声(三声、四声,另外还有古人或今广州中的入声)。在诗词的平仄格式中,凡“平”的位置必需选用平声字,凡“仄”的位置需选用“上、去、入”三声。

    古人写诗,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跟字音的高低升降有关。同一句话中用相同的声调就有点呆板,用不同的声调才有变化,才能有节奏。诗词中的平仄交替或对立,就能构成诗的节奏与旋律,形成诗的音乐美。因此,平仄是诗词格律的重要因素。
    以《早发白帝城》(李白)为例,第3、4句分别为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相对。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2条评分
疯子 威望 +10 优秀文章 2008-11-13
疯子 威望 +10 优秀文章 2008-11-13
离线彩虹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1-26 09:19:23
来学习一下了~
离线胡可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11-29 22:47:44
我也很喜欢写诗,前来学习一下!呵呵
离线xlanyh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1-03-28 21:18:10
好难!写现代诗吧!
离线漫步青云
发帖
*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1970-01-01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11-24 20:21:13
能教一下现代诗怎么写么?
离线落鸿游子

发帖
443454
今日发帖
最后登录
2024-05-07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1-09 17:17:08
进来好好的学习一下